|
||
|
无锡莱迪特安防雷
一、防止雷电波入侵危害的措施通常有下列方法
1、室外线路全线埋地敷设
防止高电位引入效果最佳,只要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等在进出建筑物处同电气设备的接地极相连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几乎不存在高电位引入的威胁。应该注意的是,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极同电气接地极共同泄放建筑物直击雷电流时,会出现接地极上雷电流经电阻耦合的高电位引入情况,这就需要在进户处总配电装置上装设一组避雷器,将高电位钳制在安全值即可解决。
2、采用电缆段进线方式供电
进出建筑物采用铠装电缆段或无铠装电缆段穿钢管,距进户处15米之外转换为架空线路时,不仅在电缆进出户处要将装电缆外皮及保护钢管与电气设备接地极联接,在转换处应装设低压配电线路适用的避雷器,还要将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极若同电气接地极共用,同样要在总配电装置上加装避雷器,以防止电阻耦合的高电位引入。电缆外导体对内导体有静电屏蔽作用,电缆的外导体同内导体形成电容很容易将芯线上高频性质的感应电荷泄放入地,可一定程度限制较低的感应雷电波侵入;采用电缆段进出线限制高位电引入是利用“电磁封锁”原理,将侵入的高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3进出建筑物的架空线路,进出户处加装放电间隙和避雷器等
对低压架空进出线者,应在进出线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瓷瓶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的装置上。当多回路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方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瓷瓶铁脚、金具等接到接地装置上。这种架空进线引入的高电位最高,进出线处瓷瓶铁脚、金具接地仅可把高电位钳制在400KV水平,仅对保护人身安全是可靠的,必须再装避雷器进一步把高电位继续钳制在电气设备可承受的限制内。是两级曳放雷电波能量。对保护耐压较低的家电产品而言,有必要在分配电箱处设第二级避雷器,逐级泄放雷电能量,逐步降低所钳制的过电压限值。
4建筑物防直击雷同各种电气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时总进户装置处加避雷器。
二、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1、电力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1.1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输电线路的防雷,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并结合当地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方式。
(1)35kV线路不宜全线架设避雷线,一般在变电所的进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同时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段架设避雷线,或者安装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110kV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山区应采用双避雷线;但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日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架设避雷线。
(3)220kV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同时应采用双避雷线。
1.2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与输电线路一样,配电线路的防雷也可采用避雷线或者避雷器,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线路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1)10kV裸导线线路。对于10kV裸导线线路,原则上可以采用避雷线进行防雷保护,但由于成本高,施工不方便,目前基本上都不采用避雷线,而是在一些雷电活动频繁的线段安装避雷器,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杆塔的接地。
(2)10kV绝缘线线路。由于近几年城网改造,北京地区城镇线路基本上都换成了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线,但其防雷措施与原来的裸导线线路的防雷措施并没有变化,致使发生了数十起雷击绝缘线断线事故。对于架空绝缘线目前可采取以下防雷措施:①安装避雷线,此种方法避雷效果最好,但可行性和难度大,成本高。②提高线路绝缘子耐压水平,将10kV绝缘子换为防雷绝缘子,将大大提高防雷水平。③在多雷区或者按照一定档距安装线路避雷器,减少雷击断线事故。④延长闪烁路径,导致电弧容易熄灭,局部增加绝缘强度,如在导线与绝缘子相连处加强绝缘,以及采用长闪烁路径避雷器等。⑤局部剥离绝缘导线,使之局部成为裸导线,从而电弧能在剥离部分滑动,而不是固定在某一点烧蚀,同时也可为以后施工提供一个挂地线点。
(3)低压配电线路。低压线路应从变压器出口处安装低压避雷器或击穿保险器,同时做好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的中性线应在电源点接地。低压配电线路,在干线和分支线终端处应重复接地,每年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对于较长的线路,重复接地应不少于3处。特别是为防止雷电波沿低压配电线路侵入用户,对于接户线上的绝缘子铁角应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30Ω,这一点对于我们进行的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尤其应引起重视。
1.3电力电缆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电力电缆由于其本身结构特点和与其他电气设施连接的要求,根据不同电压等级采取不同的防雷方法。对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基本上应采取在电缆终端头附近安装避雷器,同时终端头金属屏蔽、铠装必须接地良好。对于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当电缆线路遭受雷电冲击电压作用时,在金属护套的不接地端或交叉互连处会出现过电压,可能会使护层绝缘发生击穿,应采取以下保护方案之一:①电缆金属护套一端互连接地,另一端接保护器。②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连,保护器Y0接线。③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连,保护器Y接线或Δ接线。④电缆金属护套一端互连接地加均压线。⑤电缆金属护套一端互连接地加回流线。
2、电气设备与电子设备的防雷与接地
2.1变电所设备的防雷与接地
变电所设备的防雷离不开建筑物的防雷,按照最新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50054-95,对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而不是传统上分别做独立的接地网。所谓等电位连接,就是把建筑物本身和其内外各种导电物用导体(电气上)焊接起来,以保证等电位。由于雷电流峰值非常大,流经之处都立即升至很高的电位(相对于大地而言),因此对于附近尚处在大地电位的电气、电子设备和人产生旁侧闪烁,容易引起设备和人身事故。所以等电位连接是防雷的关键措施这一。
(1)所内建筑物的防雷
建筑物本身的防雷装置是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及系统防雷的第一道屏障,建筑物本身的防雷性能直接影响到内部的电气设备的防雷,因此首先必须重视建筑物本体的防雷。
现代建筑物防雷主要由顶部避雷带、网状接闪器、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和四周墙体内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地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时就要考虑到作为网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钢筋网络之间的电气连接,使之成为较理想的"法拉第笼"式避雷器。防雷网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相结合,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经济可靠的防雷方式,因此在设计、施工时都应预留从各层楼板、梁、柱内钢筋焊出接头,以便与室内外接地线相连。
(2)室外设备的防雷
为了防止直击雷,室外可根据需要,安装一支或多支避雷针,计算其保护范围,以达到保护室外所有设备要求为原则。同时对于室外架构母线和变压器中性点应加装避雷器保护,室外做一接地网,所有设备的接地引下线都与该接地体焊接,以保证等电位。
为了防止雷击产生过电压,各种设备的绝缘水平应能满足电压对该设备的绝缘要求,我们在设备定货和出厂试验时应严格把关,按照规程要求确保设备绝缘耐压水平,以防雷害击穿。这种防雷结构有很多优点:①可避免"绕击";②能起"法拉第笼"的屏蔽作用,可大大削弱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入;③因建筑物各层的梁、柱、楼板、墙体的钢筋和金属管线等导电体在电气上已连成一体,做到几乎处处电位相等,从而保证了设备的安全;④"笼"式避雷装置的引下线是由为数众多的钢筋组成,大大分散了雷电流,并削弱了建筑物内信息设备所受到的脉冲电磁场冲击幅值;⑤接地体是分布在地下四周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可形成均匀分布的均压网,与大地接触面广,接地电阻低且又稳定。
(3)室内设备的防雷
室内各种金属屏、柜外皮均应与底座槽钢可靠焊接或用螺栓连接,保证接触良好,同时槽钢应与电缆沟道内的电缆支架用镀锌扁钢焊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与室外接地网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接地网。
2.2计算机、通讯等自动化设备的防雷接地
大楼内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第一道保护屏障,由于通讯电台必须通过信号电缆与通讯塔上天线相连,因此对于通讯电缆外皮必须做好接地(多点重复接地),并与大楼的接地网连接起来形成等电位,同时可以加装避雷器。
3、雷电对光缆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⑴金属构件熔化。雷电流进入金属护套,缆芯导体与金属护套将出现冲击电压,击穿金属构件间介质而发生电弧,使金属构件熔化外护层被击穿。
⑵针孔击穿。雷击大地产生地电位升高,使光缆塑料外护套发生针孔击穿,土壤潮气和水通过针孔侵蚀光缆金属护套,从而降低光缆使用寿命。
⑶形成孔洞。雷电流通过雷击针孔击穿金属护套从而形成孔洞,进而损伤光纤。
⑷结构变形。雷击大地造成光缆的放电而引起的压缩力会压扁光缆,引起结构变形,增大传输损耗乃至中断通信。
4、光缆防雷电措施
⑴在选择光缆线路路由时,应与高大的树木、独立建筑电杆、古塔等保持一定的间距。
⑵在光缆上方敷设防雷线。当大地电阻率小于500Ω•m时,敷设一条防雷线;当大地电阻串大于500Ω•m时,敷设两条防雷线。
⑶采用架空光缆吊线间隔接地,一般500-1000m接地一次。
⑷在强雷区采用非金属加强芯光缆,或者是超厚PE外护层的光缆。
第一种防护措施,是在光缆接头处将缆内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前后断开,不作电气连接和接地处理,且在直埋光缆的上方设置屏蔽线。
第二种防护措施,是在光缆接头处将缆内金属构件作电气连通,并作接地处理,在直埋光缆的上方不设屏蔽线。
三、防雷区域的划分
1、LPZ0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击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2、LPZ0B区:本区内的各种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3、LPZ1区:本区内的各种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0B区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4、LPZn 1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流和电磁场强度时,应增设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对象所要求的环境去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四、接地体
1、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
钢管 φ50mm,壁厚不应小于3.5mm。
角钢 不应小于50mmχ50mmχ5mm。
扁钢 不应小于40mmχ4mm。
2、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1.5-2.5m,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1.5-2倍。若遇 到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地方,下层的土壤电阻率低,可以适当加长。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 困难时,可设多根环形水平接地体,彼此间隔为1-1.5m,且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
3、在沿海盐碱腐蚀性较强大或大地电阻率较高难以达到接地电阻要求的地区,接地 体宜采用具有耐腐、保湿性能好的非金属接地体。
4、接地体之间所有焊接点,除浇注在混凝土中的以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接地装 置的焊接长度:对扁钢为宽边的2倍,对圆钢为其直径的10倍。
5、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
6、接地线宜短、直,截面积为35-95mm2,材料为多股铜线。
7、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宜超过30m,其材料为镀锌扁钢,截面积不宜小于40mm-4mm 或不小于95mm2的多股铜线。接地引入线应作防腐、绝缘处理,并不得在暖气 地沟内布放,埋设时应避开污水管道和水沟,裸露在地面以上部分,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 措施。
8、接地引入线由地网中心部位就近引出与机房内接地汇集线连通,对于新建站不应 少于两根。
五、接地电阻
1、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接 地电阻值可小于10Ω。
2、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以下)保护 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
3、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 进站端)应小于10Ω,中间或末端应小于30Ω。
无锡市莱迪特安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您,您是本站第 817194 位访问者! Copyright © 2011 无锡市莱迪特安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锦溪路100号 联系电话:0510-85189658 最佳浏览效果 建议使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苏ICP备13050800号-1 技术支持:象贷网络 |